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提质强校 三合在行动】拨迷雾 送高见 谋发展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帮助“提质强校”项目实验学校解决在前行道路中遇到的困惑,11月14日下午,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质强校”工程第二组刘伟超组长、金晓春副校长、李文娟老师第5次走进三合中学,

为帮助“提质强校”项目实验学校解决在前行道路中遇到的困惑,11月14日下午,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质强校”工程第二组刘伟超组长、金晓春副校长、李文娟老师第5次走进三合中学,与校长胡跃红、书记严盛云、副校长刘俊山、副校长范丽玲四位领导班子展开交流。

首先,刘伟超组长先介绍了此行的三个目的,一是听取学校在“提质强校”启动后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二是对“提质强校”方案的论证;三是对下阶段合作工作的进一步部署。胡跃红校长围绕“改变、超越、质量”三个关键词对前期工作和接下去的设想展开交流。他指出:学校希望通过脚踏实地的改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超越,最后达到学校所需要的“提质强校”质量。

胡校长客观评价了学校的教师工作现状,他认为不仅青年教师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学校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更是发挥着榜样和带头作用,传播着工作正能量,使得整个教师队伍不断发展。正因为师生精气神的上升,才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离强校的目标还很远,我们要不断超越自我,希望专家组结合我们的校情提出可行性建议。

随后,大家围绕着前期制定的“提质强校”方案展开讨论,刘组长指出:学校提出的发展目标需是适切的,措施是可行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可见的成效。严盛云书记和刘俊山副校长在立足三合文化的基础上分别谈了想法,严书记提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而教师的发展就是这个问题的切入口。他认为,可以立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多方面跟进措施,形成独特的三合特色。刘校长明确提到:提质强校的关键词是“改变”,如何通过改变以及做出怎么样的改变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范丽玲副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强校是一个大工程,在短期内我们不可能全方位发展,那我们就要寻求突破口,她提出:改变课堂,发展教师,激发学生,提升质量是当前首要目标,围绕目标也谈了一些做法和打算。

刘伟超组长以及组员金晓春副校长、李文娟老师听取了大家的想法后瞄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特色课程的开发两方面各抒己见。刘组长针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从课堂、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两方面着手。在课程方面,刘组长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需满足三个要素,学生有兴趣、社区有资源、学校有相应的师资,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开发出有价值的课程。接下去专家组也会对原有的三合课程进行梳理、跟进、完善。金校长指出“提质强校”的方案与学校原来的三年规划有区别,不需理论的内容,只需有明确目标,行动路径,按时间节点定好需做的内容,简约但不缺内涵。李文娟老师从一校一模的课堂模式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注重开展过程资料的积累,要有课题去引领相应的工作。最后,双方交流得出共同的目标: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教师状态明显改善,办学特色明显增强,办一所让师生向往的学校。第一年学校发展的侧重点为:聚焦课堂,突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第二年侧重从教科研角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年则打造和完善三合课程。

通过本次交流,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提质强校”工程今后的发展目标和主要路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不仅仅是快速抵达终点,也在于享受路途的风景。再远的路,一步步走总能到达,再难得事,一件件做总有收获,相信在21教育研究院专家的引领下我们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END

通讯员、照片、编辑:田蕾

校稿审核:范丽玲、周梦蝶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zonghexinwen/2020/0929/407.html



上一篇:疫情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下一篇:百廿礼贤丨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九中签署协议 共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 | 教育研究与实验编辑部| 教育研究与实验版面费 | 教育研究与实验论文发表 | 教育研究与实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