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5)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重“术”轻“道”研究取径下论域单薄 在上述的诸多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很多研究者聚焦于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因为数字化社会带来的一个明

(三)重“术”轻“道”研究取径下论域单薄

在上述的诸多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很多研究者聚焦于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因为数字化社会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学习资源、手段的极大丰富,能够快速对课程与学习发挥作用,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实用性。但是,仅仅局限于课程与教学仍然是一种重“术” 轻“道”的思考,不足以在根本上把脉数字化社会教育之“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提供深刻、周延的教育见解。即便在为数不多的关于数字化社会课程与教学的探究与思考中,也过多地将思维的笔墨限制在数字化儿童的认知层面,并且只是在理性认识论的意义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儿童认知的身体维度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我们知道,身体作为一种更具本源性的认知媒介,自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等哲学家的大力倡导以来,已然具有了认识论的本体性地位,身体的认知功能被极大地拓展。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人格建构恰恰是从身体开始的,身体成为他们与周遭世界打交道的原始凭借,身体的认识论意蕴丰富而深刻,我们必须重视。特别是数字化时代,儿童的身体如何与数字化媒介交互,其机制是什么,这是目前亟需回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再者,已有研究也尚未注意到数字化社会教育语境中的的数字伦理、数字劳动、数字美学等维度。

(四)数字化教育的风险意识不够

不可否认,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为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提供了诸多动力及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数字化社会中的教育正在发生着某种深度重构。比如,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就是其表现之一。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已有的事实与经验告诉我们,数字化社会中的教育风险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数字化在助推教育变革、革新学习方式的同时是否具有潜在风险呢?比如,数字化社会的教师无疑需要足够的数字化素养,可是,如果过度关注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就有可能舍本逐末,在一定程度上轻视甚至漠视教师的本体性教学知识。我们很关注教师能够使用数字化技术做什么,却忽略了没有了数字化技术时教师能够做什么。我们提倡教师应具有足够良好的数字化素养,可是数字化技术给教师和教育带来的技术性依赖、技术性焦虑乃至于技术性反噬风险同样值得关注。再如,数字化、智能化在使儿童的学习、生活如鱼得水的同时依然面临极大的技术性风险。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主体意识的脆弱性,很容易被裹挟入良莠不齐的数字化洪流之中从而导致主体意识畸变,在有损于儿童独立性我思意识形成的同时,强化其人格精神的同质性,批量生产现代性意义上的“数字化乌合之众”,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教育风险。从目前的研究成果观之,我们在热情拥抱数字化社会之余,对于其潜在风险的认知还十分不够。

[1]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5.

[2]肖凯. 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

[3]杨银付.“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2016,37(6):4.

[4]程换弟.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2):24.

[5]唐汉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J].教育研究,2018,39(11):18.

[6]黄荣怀,张慧.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更加灵活开放[N]. 中国教育报,2019-06-29(3).

[7]王素. 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N]. 中国教育报,2019-06-29(3).

[8]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1):16.

[9]李政涛.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N]. 人民政协报,2017-11-01(9).

[10]余宏亮.数字时代的知识变革与课程更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2):16.

[11]周序.如何认识数字化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5):44.

[12]胡俊杰,李文卫,赵霞霞,等.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以精品视频公开课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4):102.

[13]陈琳.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5.

[14]曲晓萍,钟喜魁.高中化学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9):68.

[15]李锋,柳瑞雪,任友群.确立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1):46.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qikandaodu/2021/0127/670.html



上一篇:高校外语教育中文化自信培养路径研究①
下一篇:风景园林学科转专业大学生适应性分析及教育研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 | 教育研究与实验编辑部| 教育研究与实验版面费 | 教育研究与实验论文发表 | 教育研究与实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