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4)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数字化阅读之势方兴未艾 从甲骨到简竹,从简竹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再从纸张到屏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化

(四)数字化阅读之势方兴未艾

从甲骨到简竹,从简竹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再从纸张到屏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为数字阅读插上了双翼,我们由此走进了数字阅读时代。[28]数字化阅读,即数字环境下的阅读活动,是指利用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透过屏幕获取和传递多种形式媒体信息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崭新的阅读学习方式。[29]数字化阅读包括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在内的所有屏幕阅读。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 年我国18-70 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 年的52.3%增加了1.6 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63.1%,比2010年的66.8%下降了3.7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1.3%,比2010 年的46.9%下降了5.6个百分点。[30]

虽然数字化阅读这一概念还有待澄清,但其对教育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已然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张俐俐等人系统分析了2005-2015 年我国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发现当前关于数字化阅读的研究理论尚不成体系、数字化阅读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缺乏、数字化鸿沟愈发难以弥合等问题。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化阅读必将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技能而受到应有的重视。[31]基于同样的知识图谱的技术手段,有研究发现,我国数字化阅读的热点集中在数字化出版转型与电子书研究、数字化阅读发展现状、新时期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移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以及揭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等方面。[32]针对数字化阅读带来的“轻阅读”“浅阅读”“碎阅读”“泛阅读”等弊端,有人将“深阅读”作为其克服路径,作者旗帜鲜明地倡导:应尽快把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资源加快聚合到数字化“深阅读”的技术研发上。[33]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在线文本的不同表现形式中获取意义的技能和策略,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主要包括检索信息、推理信息、统整信息和评估信息。有学者建议,通过“传授先验知识,提高检索的有效性;发掘图文线索,提升推理的条理性;构建多层关联,增强统整的凝聚力;调动深层认知,加强评估的判断力”的途径,提高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34]此外,青年大学生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诸多研究对其数字化阅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素养提升进行了探讨。

三、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研究的当下局限

通过对有关“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基本上呈现了关于此主题的理论图景,为我们的相关思考提供了理论准备,明晰了思路,但其显而易见的局限性,也为我们打开了进一步的可能问题空间。

(一)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语境关联度不高

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具有显著的社会制约性,但其对于社会的策动、牵引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毋庸置疑,数字化社会的教育形态已然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教育形态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数字化社会教育的时空边界已非常模糊。教育作为工业社会人中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一个不接受教育的人似乎不足以成为人、不具有做人的资格——正面临着转向“超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今日的教育已深深嵌入数字化社会的时空机制之中,如果我们不能汇入数字化洪流之中,我们就面临被抛出世界的危险。新冠疫情期间,对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健康码的人而言,其所欠缺的正是数字化教育的介入。因此,只有深入探究、认识、理解人的数字化社会的机制本身,继而在此基础上回答数字化社会的教育问题,这样的思考或许才是适宜的。也即是说,置身数字化社会,无论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建构还是制度设计,都应该深刻体现、回应数字化社会推动下的社会转型事实。进言之,我们需要在社会转型的语境中思考教育改革,以回应一系列现实的教育热点与冰点。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

(二)欠缺对数字化儿童的现象学思考

任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都应该是儿童,即儿童何以成人应该是教育学最为核心的问题,而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必须具有充分的关于儿童本身的经验与知识,儿童的天性、个性与社会性构成了关于儿童教育思考的内在逻辑进阶。但是,儿童并非只是一个自足的纯粹概念,仅仅满足于理论的推演与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儿童是社会的产物。说儿童是社会的产物并非否定其生物学意义,而是将儿童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思考,只有这样,儿童“是其所是”与“非其所是”的现象学意义才能真正地显现出来。因此,数字化社会的儿童所“显象”出的特征是我们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不可否认,在当下的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中,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儿童在方方面面表现出相对于成人的生存性优势。今日儿童的天性、个性与社会性已打上深深的数字性烙印。因此,只有深入思考数字化儿童的本质、特征,并在尽可能的程度上保持数字化与儿童自身之间的思维张力,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时代的儿童,拒绝数字化社会的教育异化。很显然,现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十分薄弱。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qikandaodu/2021/0127/670.html



上一篇:高校外语教育中文化自信培养路径研究①
下一篇:风景园林学科转专业大学生适应性分析及教育研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 | 教育研究与实验编辑部| 教育研究与实验版面费 | 教育研究与实验论文发表 | 教育研究与实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