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①(2)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经过对于整个小学6个年级段的数学课本的梳理,笔者将小学数学的德育内容分为了三大类,分别是六爱教育,良好的品格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

经过对于整个小学6个年级段的数学课本的梳理,笔者将小学数学的德育内容分为了三大类,分别是六爱教育,良好的品格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六爱教育,具体来说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热爱科学。良好的品格教育,分别是培养自信的品格,培养认真的品格,培养踏实的品格,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培养独立的品格,培养宽容的品格,培养坚强的品格,培养孝敬父母的品格,培养责任感的品格,培养遵纪守法的品格,培养节俭的品格,培养仁爱的品格,培养乐观的品格,珍惜时间的品格,培养谦虚的品格,培养自己创造的品格以及热爱学习的品格。而最后,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也可以在数学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中找到其要素。

举例来说,在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当中,我们会讲解小数乘法这一内容,在课后练习题当中,有一道题的题目是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0倍。在这道题目当中,我们就可以顺便为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天文物理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去理解地球与月球直径的空间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对于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加强综合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分科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来自苏联的示范,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培养出的教师是趋向于专业化和学科分类化的目的的。而今天,教育所要求的现实状况已经与当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专业的综合性人才。同样放在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想要让教师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就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

首先是要让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改变,主动适应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认识到所有学科的教育,最终对于学生发展的指向是一致统一的,让教师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从而促使自身教育行为的优化升级。其次是要积极的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育当中组织德育功能的教学实验活动。嗯,我们所有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理论都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今天我们的国家以及国家的教育,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学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但是具体如何安排完整的教学模式,仍然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只有积极的鼓励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鼓励每一个小学积极的进行校本教学的研发,才可能针对我们当下的教育环境做出更好的改变。

(三)帮助学生独立思考

在学习过程当中,想要让学生真正形成独立的德育体系和道德判断,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思辨性的特征,让学生通过思考数学问题来锻炼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符合我们的教学内容。

举例来说,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有生活中的平均数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这里我们需要让学生理解平均的概念。那么首先我们可以为学生出一道题目,在一个飞机场中,平均每天起降的次数是300次。那么,这样是不是说每一天起降的次数都是300次呢?这时学生可能会部分同意教师的观点。这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如果第1天是303次,第2天是297次,第3天是300次,那么,这样算不算是平均300次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选择。无论学生最后回答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理由。这样就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给出判断的习惯,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这也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道德观。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数学学科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而数学教师所要完成的工作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我们数学教师首先要更加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还要进一步的为学生增加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多重的功能性。这样才能够满足课程标准对于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1]朱培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3).

[2]刘雁,李震.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

[3]王香玲.小学德育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6(8).

蔡小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

一、 引言在人成长的漫长岁月当中,德育的教育会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们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本身也有自己的成长。根据蒙特梭利的观点,一个人的成长会分为不同的阶段。按照我国现有的学制分类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不自觉的接受到德育教育的影响,我们需要把数学知识和德育教育的目标融合在一起让整个数学的学科教学更具有吸引力。二、 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元素体现的不明显在如今我们的教学有着统一的体系和固定的流程,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是设计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而在我们今天的教材研究过程中发现,数学教材上关于德育内容的呈现并不明显。尤其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是小学数学当中与德育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部分,可是在教学当中我们的渗透并不明显。可以说所有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相互影响,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启蒙教育中渗透的基本立场。事实上我们能够观察到很多教师其实也在积极的响应数学德育教育功能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德育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里面体现的不明显,很多时候教师的本学科教学任务比较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涉及德育的部分就十分简单,有些甚至是一带而过,这必然就无法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影响。(二)教师对于小学数学当中的德育内容把握不准确要知道在数学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内容这一观点也是近年来在教改过程中才被逐渐提出的,因此相关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细则还没有在普遍的教师群体中达到高度统一,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对于德育教育渗透的方式认知不是很全面。首先是有一些教师仍然不够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如今还有很大一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数学学科的内容是非常理性客观的,而德育是一种主观的意识表现,那么学校中既然要分出语数外不同学科的老师,也就意味着德育是有专门的教师进行负责的,因此数学老师没必要对于德育教育履行职责。同时应试教育如今在我们的基础学科当中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虽然我们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作用,但是只要分数的评价方式还存在,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一定会受到这种风向标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压力都来自考试的指引,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分散在德育教育元素的挖掘上,同时很多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也会不愿意在数学课堂中看到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跟数学的关系本末倒置。上文中讲到的是一些教师不重视德育的功能,而在下面要探讨的这个问题中,恰恰是很多教师为了在数学课堂当中渗透德育内容、增强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效果反而忽视了数学课堂的本质需求。比如说有一些老师会为了体现出德育教学的效果,在每一堂课的前10分钟与同学对于德育话题进行探讨,然后再进入对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另一方面将德育教学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截然分开,其实并没有达到将德育元素渗透在数学知识当中的目的也没有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所追求的德育教学目标。(三)德育教学理论的缺失从最初的素质教学到如今的强调,各学科当中渗透德育教育,我国对于教学的指导性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对于课程标准都是以最新发展的理论为编写依据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教学的学科理论要求中,虽然关于新的技术应用以及自然的科学,教学时间等都有相关的指导,但是对于数学与德育结合的具体内容还是非常少,在现阶段很多教师进行数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的整合,基本上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而总结的,并没有完整的成体系的理论进行支持。这样的现象说明当前数学学科的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都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持续进行关注。只有在理论上有了完善的指导,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的去优化我们的实践。三、 数学学科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策略(一)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是我们设计整个教学内容的根本,因此想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也必须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现有资源,在其中挖掘相关的德育要素。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其实数学教材中贯穿了德育内容,有时教师也能够通过零星的发现去总结出一些细微的点,但是这些知识点却不足以连成一个知识体系,自然也就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我们在今天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将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德育内容,梳理成为一个统一的体系,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该进行哪一种内容的渗透。经过对于整个小学6个年级段的数学课本的梳理,笔者将小学数学的德育内容分为了三大类,分别是六爱教育,良好的品格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六爱教育,具体来说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热爱科学。良好的品格教育,分别是培养自信的品格,培养认真的品格,培养踏实的品格,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培养独立的品格,培养宽容的品格,培养坚强的品格,培养孝敬父母的品格,培养责任感的品格,培养遵纪守法的品格,培养节俭的品格,培养仁爱的品格,培养乐观的品格,珍惜时间的品格,培养谦虚的品格,培养自己创造的品格以及热爱学习的品格。而最后,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也可以在数学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中找到其要素。举例来说,在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当中,我们会讲解小数乘法这一内容,在课后练习题当中,有一道题的题目是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0倍。在这道题目当中,我们就可以顺便为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天文物理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去理解地球与月球直径的空间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对于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二)加强综合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分科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来自苏联的示范,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培养出的教师是趋向于专业化和学科分类化的目的的。而今天,教育所要求的现实状况已经与当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专业的综合性人才。同样放在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想要让教师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就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首先是要让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改变,主动适应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认识到所有学科的教育,最终对于学生发展的指向是一致统一的,让教师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从而促使自身教育行为的优化升级。其次是要积极的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育当中组织德育功能的教学实验活动。嗯,我们所有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理论都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今天我们的国家以及国家的教育,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学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但是具体如何安排完整的教学模式,仍然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只有积极的鼓励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鼓励每一个小学积极的进行校本教学的研发,才可能针对我们当下的教育环境做出更好的改变。(三)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当中,想要让学生真正形成独立的德育体系和道德判断,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思辨性的特征,让学生通过思考数学问题来锻炼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符合我们的教学内容。举例来说,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有生活中的平均数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这里我们需要让学生理解平均的概念。那么首先我们可以为学生出一道题目,在一个飞机场中,平均每天起降的次数是300次。那么,这样是不是说每一天起降的次数都是300次呢?这时学生可能会部分同意教师的观点。这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如果第1天是303次,第2天是297次,第3天是300次,那么,这样算不算是平均300次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选择。无论学生最后回答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理由。这样就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给出判断的习惯,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这也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道德观。综上所述,在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数学学科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而数学教师所要完成的工作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我们数学教师首先要更加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还要进一步的为学生增加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多重的功能性。这样才能够满足课程标准对于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参考文献:[1]朱培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3).[2]刘雁,李震.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王香玲.小学德育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6(8).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qikandaodu/2020/1229/635.html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信贷分析与教育研究* ——以浙江S
下一篇: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管窥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 | 教育研究与实验编辑部| 教育研究与实验版面费 | 教育研究与实验论文发表 | 教育研究与实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